TOA鸚鵡網

DELI,F10,vetafarm,higgens,鸚鵡,維達發,德利,飼料,希根氏

  許多人剛見到華麗鸚鵡(三日月)的印象就是牠那優雅美麗的外表,這種澳洲長尾鸚鵡在國內的價位不高,但是在澳洲卻是數量不多的鸚鵡,並受當地政府的法律保護,全球的數量還在下降中,主要是因棲息地的破壞與人為捕捉;公鳥與母鳥的外表差異很明顯,母鳥的前額與面頰沒有如公鳥般的鮮黃羽色,脖子上也無紅色兜狀紅羽,母鳥身上綠色的較公鳥暗且呈棕綠色,面頰有淡藍色,喉部呈淡棕色,而超級鸚鵡幼鳥時期長的就像母鳥一般;因為新進口的超級鸚鵡折損率高,幼、成在台灣都不是很普遍,牠們應被飼養於寬敞的鳥舍而非狹小的籠子內,一般來說,大部分的華麗鸚鵡都是當作鳥類養殖的籠養鳥較多,很少作為寵物鳥。 40cm(15.5 吋) 牠僅分佈在澳洲新南威爾斯的內陸地區與維多利亞的北部。 部分的華麗鸚鵡會因過冬而有遷徙的行為,牠們常棲息在尤佳利林間、灌木叢、農地、鎮上、近水源區的森林、稀樹草原區等地,牠們是群居性的鸚鵡,活動與覓食的時候通常都會一小群的活動,群集的數量通常不會太多,常至尤佳利樹上與草原找尋尤加利種子與草根種子食用,其他的天然食物還包括穀物、水果、漿果、花蜜及花苞等,活動或覓食時常和雞尾鸚鵡(玄鳳)與黃玫瑰鸚鵡(黃草)聚集在一起;繁殖期多在9至12月間,繁殖期間公鳥會持續與其族群一起覓食來餵食母鳥,繁殖時大多是6、7對築巢在彼此附近,並不常發現單對繁殖的情形,一窩產4-6顆卵,孵化期約20天,5至6星期後幼鳥羽毛長成 。 剛進口的華麗鸚鵡並不是很好照顧,可能常因氣候、溼度等問題而生病或死亡,也常因台灣溼度高的關係而有眼睛感染的問題,剛引進飼養的時候避免在寒冷或溫差大的季節,也要避免持續的風吹,最好能替牠們做定期驅蟲,但是在良好飼養照顧下,適應環境後也會變的強壯,牠們並不吵雜,聲音與雞尾鸚鵡很相似,宜飼養在寬敞的鳥舍內,以一般2、3尺的籠子飼養很不理想,喜愛洗澡。 台灣成功的繁殖華麗鸚鵡的案例不多,同於一般大型的澳洲長尾鸚鵡,繁殖籠舍以可供飛行的鳥舍為佳,以供其或得較足夠的空間與運動量,一般用小型籠子的繁殖成功率並不高,宜使用較深的規格的巢箱或天然中空木頭繁殖,母鳥約莫在1歲時成熟,公鳥則約於2歲時成熟,一窩約產4-6顆蛋,孵化期約20天左右,幼鳥在35-45天大時羽毛長成,幼鳥約在7-10個月時會完全長成如成鳥般的美麗羽色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本文文字內容由TOA鸚鵡網所有,圖片均經授權,未經同意請勿做任何形式轉載與翻印  

華麗鸚鵡

 

許多人剛見到華麗鸚鵡(三日月)的印象就是牠那優雅美麗的外表,這種澳洲長尾鸚鵡在國內的價位不高,但是在澳洲卻是數量不多的鸚鵡,並受當地政府的法律保護,全球的數量還在下降中,主要是因棲息地的破壞與人為捕捉;公鳥與母鳥的外表差異很明顯,母鳥的前額與面頰沒有如公鳥般的鮮黃羽色,脖子上也無紅色兜狀紅羽,母鳥身上綠色的較公鳥暗且呈棕綠色,面頰有淡藍色,喉部呈淡棕色,而超級鸚鵡幼鳥時期長的就像母鳥一般;因為新進口的超級鸚鵡折損率高,幼、成在台灣都不是很普遍,牠們應被飼養於寬敞的鳥舍而非狹小的籠子內,一般來說,大部分的華麗鸚鵡都是當作鳥類養殖的籠養鳥較多,很少作為寵物鳥。


40cm(15.5 吋)


牠僅分佈在澳洲新南威爾斯的內陸地區與維多利亞的北部。


部分的華麗鸚鵡會因過冬而有遷徙的行為,牠們常棲息在尤佳利林間、灌木叢、農地、鎮上、近水源區的森林、稀樹草原區等地,牠們是群居性的鸚鵡,活動與覓食的時候通常都會一小群的活動,群集的數量通常不會太多,常至尤佳利樹上與草原找尋尤加利種子與草根種子食用,其他的天然食物還包括穀物、水果、漿果、花蜜及花苞等,活動或覓食時常和雞尾鸚鵡(玄鳳)與黃玫瑰鸚鵡(黃草)聚集在一起;繁殖期多在9至12月間,繁殖期間公鳥會持續與其族群一起覓食來餵食母鳥,繁殖時大多是6、7對築巢在彼此附近,並不常發現單對繁殖的情形,一窩產4-6顆卵,孵化期約20天,5至6星期後幼鳥羽毛長成 。


剛進口的華麗鸚鵡並不是很好照顧,可能常因氣候、溼度等問題而生病或死亡,也常因台灣溼度高的關係而有眼睛感染的問題,剛引進飼養的時候避免在寒冷或溫差大的季節,也要避免持續的風吹,最好能替牠們做定期驅蟲,但是在良好飼養照顧下,適應環境後也會變的強壯,牠們並不吵雜,聲音與雞尾鸚鵡很相似,宜飼養在寬敞的鳥舍內,以一般2、3尺的籠子飼養很不理想,喜愛洗澡。


台灣成功的繁殖華麗鸚鵡的案例不多,同於一般大型的澳洲長尾鸚鵡,繁殖籠舍以可供飛行的鳥舍為佳,以供其或得較足夠的空間與運動量,一般用小型籠子的繁殖成功率並不高,宜使用較深的規格的巢箱或天然中空木頭繁殖,母鳥約莫在1歲時成熟,公鳥則約於2歲時成熟,一窩約產4-6顆蛋,孵化期約20天左右,幼鳥在35-45天大時羽毛長成,幼鳥約在7-10個月時會完全長成如成鳥般的美麗羽色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本文文字內容由TOA鸚鵡網所有,圖片均經授權,未經同意請勿做任何形式轉載與翻印
 

  許多人剛見到華麗鸚鵡(三日月)的印象就是牠那優雅美麗的外表,這種澳洲長尾鸚鵡在國內的價位不高,但是在澳洲卻是數量不多的鸚鵡,並受當地政府的法律保護,全球的數量還在下降中,主要是因棲息地的破壞與人為捕捉;公鳥與母鳥的外表差異很明顯,母鳥的前額與面頰沒有如公鳥般的鮮黃羽色,脖子上也無紅色兜狀紅羽,母鳥身上綠色的較公鳥暗且呈棕綠色,面頰有淡藍色,喉部呈淡棕色,而超級鸚鵡幼鳥時期長的就像母鳥一般;因為新進口的超級鸚鵡折損率高,幼、成在台灣都不是很普遍,牠們應被飼養於寬敞的鳥舍而非狹小的籠子內,一般來說,大部分的華麗鸚鵡都是當作鳥類養殖的籠養鳥較多,很少作為寵物鳥。 40cm(15.5 吋) 牠僅分佈在澳洲新南威爾斯的內陸地區與維多利亞的北部。 部分的華麗鸚鵡會因過冬而有遷徙的行為,牠們常棲息在尤佳利林間、灌木叢、農地、鎮上、近水源區的森林、稀樹草原區等地,牠們是群居性的鸚鵡,活動與覓食的時候通常都會一小群的活動,群集的數量通常不會太多,常至尤佳利樹上與草原找尋尤加利種子與草根種子食用,其他的天然食物還包括穀物、水果、漿果、花蜜及花苞等,活動或覓食時常和雞尾鸚鵡(玄鳳)與黃玫瑰鸚鵡(黃草)聚集在一起;繁殖期多在9至12月間,繁殖期間公鳥會持續與其族群一起覓食來餵食母鳥,繁殖時大多是6、7對築巢在彼此附近,並不常發現單對繁殖的情形,一窩產4-6顆卵,孵化期約20天,5至6星期後幼鳥羽毛長成 。 剛進口的華麗鸚鵡並不是很好照顧,可能常因氣候、溼度等問題而生病或死亡,也常因台灣溼度高的關係而有眼睛感染的問題,剛引進飼養的時候避免在寒冷或溫差大的季節,也要避免持續的風吹,最好能替牠們做定期驅蟲,但是在良好飼養照顧下,適應環境後也會變的強壯,牠們並不吵雜,聲音與雞尾鸚鵡很相似,宜飼養在寬敞的鳥舍內,以一般2、3尺的籠子飼養很不理想,喜愛洗澡。 台灣成功的繁殖華麗鸚鵡的案例不多,同於一般大型的澳洲長尾鸚鵡,繁殖籠舍以可供飛行的鳥舍為佳,以供其或得較足夠的空間與運動量,一般用小型籠子的繁殖成功率並不高,宜使用較深的規格的巢箱或天然中空木頭繁殖,母鳥約莫在1歲時成熟,公鳥則約於2歲時成熟,一窩約產4-6顆蛋,孵化期約20天左右,幼鳥在35-45天大時羽毛長成,幼鳥約在7-10個月時會完全長成如成鳥般的美麗羽色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本文文字內容由TOA鸚鵡網所有,圖片均經授權,未經同意請勿做任何形式轉載與翻印  
zh_tw